AI助力电子病历内涵质控
2022年11月26日-27日,由中国中文信息学会(CIPS)医疗健康与生物信息处理专业委员会(以下简称“专委会”)主办,哈尔滨工业大学(深圳)承办的第八届中国健康信息处理大会(CHIP 2022)以线上方式成功举办。大会聚集了国内外顶尖医疗信息化行业专家学者,聚焦“数字与智能医疗健康”,共同探讨智慧医疗发展的新趋势、新路径。
东华医为科技有限公司EMR研发部产品副主管杨慧颖,在此次大会上分享了东华医为通过AI手段,助力电子病历内涵质控的实践与探索。
01
病历质量管理的痛点
质量,是医院管理永恒的主题,而病历质量管理更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。
在国家卫健委2018年颁布的《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管理方法及评价标准》中,病历质量管理是评级的硬性指标要求;同时,病案数据作为DRG结算清单数据采集的来源,也会直接影响DRG结算的入组及医院收入,由此可见,病历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。
然而,在医院的实际工作中,病历质控面临病历多、病历内涵质控要求高,而专业病历质控人员少等问题,因此亟待引入新的技术手段解决这些痛点。
02
AI助力电子病历内涵质控
针对病历质控工作中的痛点,东华医为自主研发了基于AI技术的电子病历内涵质控系统,系统采用自然语言处理、医学知识图谱、医疗文书实体建模等技术,能够实现对医院全病历内涵质量的全过程、系统化、自动化、智能化管理。
解决方案价值:
1)提升质控效率,解决”病历质量管理工作任务重与病历质控团队人员少,不能满足医院病历质量管理要求”的痛点。
2)由书写格式质量向内涵质量全覆盖转变,为病历内涵质量管理工作提供系统支撑工具。
3)辅助临床医生提高病历书写水平,从源头提升病历质量。
4)满足政策要求,支持电子病历评级、DRG/DIP医保付费改革等要求。
解决方案特色:
1)全量级质控范围:
• 采用自然语言处理,语义分析、知识图谱等AI技术能够对医院所有医疗文书进行结构化处理,包括住院病历、检查结果、检验结果、医嘱、护理病历等。
• 全覆盖所有患者,自动对每一份病历进行内涵质控,质控数据可查、可视、可控,提升质控效率。
2)质控内容全方位:
• 支持病历实质内容、前后矛盾、逻辑荒诞、查重、诊疗过程合理性、编码校验等全方位内涵质控。
• 支持人机结合的内涵质控模式,系统在自动质控的基础上,质控员可以人工干预自动质控结果,提出错误反馈,根据反馈内容进行机器学习不断提供内涵质控的准确性,质控质量控制持续可改进。
3)质控指标全覆盖:
• 标准评估体系全:支持卫健委下发的《病案管理质控控制指标(2021)》里包括的27个病案管理指标的质量管理及数据自动分析。依据国家标准制定标准的评估项目和评分体系,支持包括时效性质控、一致性质控、内涵质控、手工质控等2000+质控规则的灵活定义。
• 质控数据可视化分析:支持可视化的数据分析系统,对病历等级、缺陷分布、发生趋势等角度深挖到院级、科室、医生等。可视化的展示质控数据,为质控管理提供数据依据。
4)全流程质控闭环:
• 全流程内涵质控:支持在院病历、出院病历的事前、事中、事后全流程质控。真正做到了秒级实时质控提示,流程管控。
• 诊中质控辅助临床:支持临床医生书写病历时自动进行内涵质控提示,辅助临床医生提高病历书写水平,从源头改善病历书写的准确性与规范性,提升病历质量。
• 多场景质控提醒:建立质控智能引擎支持多场景应用,如在医生保存病历、提交病历、打印病历等环节,均可进行智能提醒。
03
典型案例:助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历内涵质控准确率提升
2021年4月,东华医为电子病历内涵质控系统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全面上线,系统质控范围涵盖医院所有医疗文书,质控指标涵盖69大类,从病历查重、诊疗合理性、病历内容规范性、病史前后矛盾、逻辑一致性等对全院病历实现了智能监测。
经过磨合与实践,目前,医院病历质控缺陷中内涵质控占比50.44%,医生端内涵提示医生采纳修改率达52.24%,质控员质控效率得到大幅提高。依托于人机结合的内涵质控模式,内涵质控准确率也实现持续提升。
除华西医院外,截至目前,东华医为电子病历内涵质控系统还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、深圳市中医院、珠海市人民医院、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、潍坊市人民医院等全国十余家医院上线,助力医院提升病历质控的效率与质量,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。